楚平王作为春秋后期的楚国君主,于内乱中杀兄夺位的他,在楚国国力持续衰退的情况,不仅不思进取,反而使得楚国国力江河日下,失去了与晋国持续争霸的资格,更因为宠信奸臣费无忌,强夺太子未婚妻孟嬴,差点导致楚国亡国。
楚平王为楚共王幼子,楚国内乱中继承王位
楚平王本名熊弃疾,乃是楚共王的幼子,其四个兄长分别是楚康王熊昭、楚灵王熊围、楚初王子比和四兄子晰。其父楚共王去世后,长兄楚康王即位,周灵王二十七年(前545年),在位十五年的楚康王去世,其子熊员即位,是为楚郏敖。
楚康王在位期间,对自己的四个弟弟很是宠爱,兄弟间关系极为和睦,因此楚郏敖即位之后,便任命二叔公子围为令尹,掌管楚国兵事。然而,随着公子围掌握权力,野心却是越来越大,不断谋划夺取国君之位。
楚郏敖四年(前541年)冬,公子围借着探望楚王病情的机会,用束冠的长缨将楚郏敖勒死了,并趁机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幕和平夏。得知消息,时任右尹的子比逃往晋国,时任宫厩尹的子晰逃往郑国,公子围遂即位,是为楚灵王。
楚灵王在位期间,对于幼弟熊弃疾还是比较重用的,先后命他率兵攻灭了陈国和蔡国,并让他担任陈、蔡地区的地方长官。
楚灵王十二年(前529年)春,由于此前楚灵王杀死了蔡国大夫观起,观起之子观从遂一心想要替父亲报仇。他先是假借熊弃疾的名义,将在外逃亡的子比和子晰召回,进而促成熊弃疾、子比和子晰的联盟。
趁着楚灵王在乾溪章华台享乐,熊弃疾与两位兄长返回楚国,并派须务牟和史猈潜入国都,杀死了楚灵王的儿子太子禄和公子罢敌,然后拥立子比为王,是为楚初王,子晰为令尹,弃疾为司马。
得知国都政变后,楚灵王在申亥的领地上自缢而死,但楚国人却不知道这个消息,观从于是劝说楚初王杀死熊弃疾,否则国家不会安定,但被楚初王拒绝。
不久,熊弃疾派人在国都散布楚灵王返回国都的消息,又派曼成告知楚初王和令尹子晰说,“楚灵王回来,都城的百姓和司马熊弃疾都要杀死你们,你们还是早早了结吧,免得自取其辱。”楚初王和令尹子晰于是在恐惧中自杀,同年五月二十三日,熊弃疾即位,是为楚平王。
夺取儿媳又杀死太傅,伍子胥因此逃亡吴国
彼时,晋楚中原争霸,秦晋两国则因地缘关系问题时常爆发战争,“秦晋之好”随之瓦解,为了对抗晋国,秦楚两国随之结盟,秦国为此先后将宗室女嫁给了楚成王、楚共王两代楚王,而晋国则通过扶持吴国来牵制楚国。
熊弃疾夺取楚王之位后,秦哀公又派使者前往楚国,商议联姻事宜,并决定将女儿孟嬴嫁给楚国太子建。
楚平王二年(前527年),太子建年满十五岁,楚平王遂派费无忌前往秦国,替太子赢取孟嬴。然而,当孟嬴被迎入楚国郢都之后,费无忌却在楚平王面前百般夸赞孟嬴的美貌,甚至蛊惑楚平王将孟嬴据为己有。
楚平王闻之大喜,遂不顾儿子的想法,直接将儿媳调包,另选了一个齐女冒充秦国公主嫁给儿子,自己则将未过门的儿媳孟嬴据为己有,次年便生下一个儿子熊珍。
楚平王六年(前523年),由于调包儿媳的丑闻暴露,楚平王父子因此生隙,楚平王于是派太子建迁居城父戍边。
太子离京后,费无忌趁机不断在楚平王面前进谗言,说太子建因为妻子被夺,极为怨恨平王,又说太子戍边后对外结交诸侯,对内掌握兵权,扬言要进攻都城。楚平王因此召见太子建的太傅伍奢,对其予以训斥。
伍奢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费无忌的谗言,于是劝说楚平王不要听信谗言而疏远骨肉,费无忌则劝说楚平王严惩太子一党,结果楚平王下令囚禁伍奢,并命司马奋扬将太子建召回京城, 意图将其诛杀,太子建听说后连夜逃奔宋国。
伍奢被囚后,费无忌又再度进谗言,说伍奢有两个儿子,如果不趁机将他们全部杀死,未来必然成为出国祸患。楚平王遂以赦免伍奢为条件,召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入京。伍尚认为如果不去便是不孝,如果父亲被杀而不能报仇便是无谋,于是劝说伍员逃走,自己则前往都城送死,结果伍奢、伍尚被杀,伍员则逃往吴国。
死后十年吴国大举入侵,“柏举之战”后被掘墓鞭尸
楚平王十三年(前516年),楚平王去世,将军子常因为太子熊珍太过年幼,而且其生母原本应该嫁给太子建,因此建议立庶长子、令尹子西为王。然而,子西认为王位传承自有法则,如果随意改立君主,便会给国家酿成祸乱,于是仍立熊珍为王,是为楚昭王。
伍员逃至吴国后,投入公子光门下,在得知公子光有夺取王位野心后,将刺客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。楚平王去世次年,吴王僚派两位公子兴兵伐楚,但退路却被楚军切断,公子光趁机派专诸刺杀吴王僚,而后自立为王,是为吴王阖闾。得知吴国政变,两位公子遂率兵降楚。
吴王阖闾登上王位后,重用伍员治国理政,重用孙武治军练兵,吴国国力得以迅速增强,并于楚昭王四年(前512年)、五年(前511年)、七年(前509年)先后三次出兵伐楚,三战三捷,先后夺取舒邑、六邑和居巢等地。
楚昭王十年(前506年),在蔡国邀请下,晋、齐、鲁 、宋、蔡、卫、陈、郑、许、曹、莒、邾、顿、胡、滕、薛、杞、小邾等18个诸侯国在召陵会盟,共谋伐楚。同年四月,蔡国出兵攻灭楚国附庸沈国,楚国则于同年秋出兵围攻蔡国,吴国君臣认为攻楚时机已到,遂出兵三万救援蔡国。
楚将子常见吴国来势汹汹,遂放弃攻打蔡国回防本土,吴国趁机与蔡国、唐国组成联军,攻入楚国境内。在孙武的指挥下,吴国军队出其不意,穿过楚国北部的大隧、直辕、冥阨三道险隘,直奔楚国都城。
楚昭王担心国都有失,急派令尹子常、左司马沈尹戌、大夫史皇等率出兵抵御,吴楚双方隔汉水对峙。孙武采取后退疲敌、寻机决战的策略,主动率兵后退,诱使楚军渡河追击,吴军三战三捷,并最终在柏举一举击溃楚军,史皇战死、子常弃军逃往郑国,吴军则趁机一路追击楚国溃兵杀奔楚国都城,楚昭王得知消息,不顾大臣反对逃亡随国。
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,吴军攻破楚国郢都,伍员为报父兄之仇,将楚平王的陵墓掘开,破开棺椁拖出尸体,光天化日下当众把楚平王尸身鞭笞三百下。
网上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